——记2014年牧区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项目现场工作
2014年6月19日-30日,牧区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项目现场及实验室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正式开展,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水中心,赤峰市和翁牛特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计20余人全程参与了该项目。
项目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包括合理的任务分工以及详细的工作时间表。此次项目的具体实施分为五个组,分别是水样采集组、儿童粪便采集组、牲畜粪便采集组、实验室检测组和后勤保障组。
水样采集组是最有才华的一组,隐孢子虫水样检测所需的样品不但量大而且富集较为复杂,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都能一一化解,并且还对采样工具进行了优化。
儿童粪便采集组是最操心的一组,不仅要奔波于各个幼儿园发放上千份的问卷和粪便收集盒,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还要及时将问卷和粪便收回,保证问卷的完整率和粪便的回收率。
牲畜粪便采集组是最奔波的一组,不仅要在炎热的太阳下进行暴晒,而且还要一路跟着牛、羊、猪收集它们新鲜的粪便。面对脏和累,没有推卸,只有积极主动。
实验室检测组是最无趣的一组,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水样常规指标、水中隐孢子虫和粪便中隐孢子虫的检测,工作量大而且单一。但是大家各尽其责,互相帮助,在温暖有爱的氛围中完成了检测任务。
后勤保障组是最无闻的一组,负责采样用车和人员的协调、所需实验试剂的购置等,他们为项目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项目组成员全力以赴、马不停蹄地连续工作了十几天,没有抱怨、没有懈怠,有的只是责任和对项目的无私付出。此次项目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工作开展得如此顺利,主要得益于赤峰市和翁牛特旗疾控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同时还要感谢参与项目的幼儿园老师、家长和小朋友们。
短短十几天的项目,收获的不仅仅是调查问卷和检测结果,是我们对内蒙的那份感情,更是项目组成员之间那真挚的友谊。


